德江縣桶井鄉場壩村黨支部書記安中流每天起早后必去三個地方——牛場、鹿場、牧草基地。
每一頭牛是否正常吃草,每一只梅花鹿是否歡快活潑,牧草長勢是否良好,他都要一一仔細觀察。因為這里是場壩村的“錢袋子”,該村現在成為人均年收入15200元的富裕村,靠的就是這些產業。
正因如此,當地村民都親切地稱呼安中流為“?!敝?,是他帶領村民從養牛開始,一步步走上了致富路。
場壩村地處烏江岸邊,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頭多,土地少。全村500余戶1900余人,人均只有6分土地。如何在貧瘠的土地上挖出“金疙瘩”,讓村民們都富起來?安中流可花了不少心思。
安中流出生在上世紀70年代,90年代末外出打工。打工10年后,揣著節衣縮食攢下的積蓄,回村辦起了養雞場。
“2000多只雞,每天要數百斤糧食作為飼料,成本高,一年下來,與外面的大型養雞場比,不論是肉雞還是雞蛋,都沒有價格優勢?!卑仓辛骰貞?,養雞的成本高,也很難帶動其他村民養殖,于是,他結合村情和多年的打工經驗,想到了養牛。
“牛吃的是草,飼養成本相對較低?!卑仓辛髡f,如果購進一頭半大的牛,一年后按成牛賣出,毛收入可以對半賺;如果購進一頭不太肥的牛,通過3至5個月催肥后,可以賺取1000元左右的利潤。
賬算明白了,市場考察清楚了,安中流的養?!笆聵I”正式啟動。2004年,他購進了第一批60多頭牛。
“肉牛不缺市場,供不應求。規??纱罂尚?,養殖多少頭根據自身的能力來定?!彪S著安中流養牛成功,越來越多的村民加入到養牛隊伍中。
為了讓村民們放心養殖,他向大家承諾了“三包”,即包找牛源、包引銷路、包同樣售價。就這樣,這家3頭,那家5頭,一戶養7至8頭的也不在少數。安中流作為帶頭戶,一直保持在100頭左右的規模。
在安中流的帶動和幫助下,場壩村平均每年出欄肉牛保持在400頭左右,成為當地名副其實的養牛村。
“‘?!霓k法多,有他帶著大家干,我們都很放心。”村民安正青說,多年來他一直跟隨安中流打工養牛,不僅學會了養殖技術,還供養了3個兒女讀書,大女兒還考上了華東師大?!叭绻麤]有‘?!膸椭蛶樱揖蜎]有今天的好生活。”安正青感慨不已。
2019年,安中流成為場壩村黨支部書記。面對這份沉甸甸的責任,他感到壓力倍增。
擺脫貧困后的場壩村,如何在鄉村振興中大有作為?
看著村里400多畝綠油油的牧草,安中流認真思量,牧草能養牛,應該也可以養價值更高的梅花鹿。于是,場壩村去年成立了德江縣鹿驟源養殖專業合作社發展養鹿產業。
“養梅花鹿成本雖然高,但風險小。一只成年梅花鹿購進價在1萬元左右,但一年可以割2次鹿茸,每次可以收割3斤,每斤價格大約在1600元?!卑仓辛鹘榻B。
鄉村振興,產業是根基。隨著數項產業的不斷發展,場壩村人富了,村集體賬上目前已積累103萬余元,安中流被評為了第二屆貴州省“最美勞動者”?!班l村振興需要久久為功、持續用力,作為村黨支部書記,我一定帶領大家走好共同富裕的道路?!卑仓辛餍判臐M滿。
?。ㄙF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安通 通訊員 安芯瑞)
一審:羅忠顯
二審:付芳婧
三審:申謀
文章評論
其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