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黔”行百花開——廈門大學對口支援貴州師范大學十八載
“我為能夠參與助力貴州師范大學學科建設實現從0到1,親眼見證兩校合作開花結果而感到驕傲自豪?!?007年,盧琳璋作為廈門大學首批派遣干部之一,掛職貴州師范大學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學院院長,負責引領數學學科博士點的申報和建設工作。
在廈門大學傾情幫扶下,貴州師范大學數學學科多年來發生不少變化——
2013年獲批數學一級學科博士點,數學學科獲批省級特色重點學科及貴州省區域內一流建設學科;貴州省高等學校數學建模與科學計算重點實驗室,貴州省高等學校信息安全技術重點實驗室,數學博士后科研流動站等一系列科研平臺陸續建立;對口支援青年教師攻讀博士學位,接收青年教師訪學,開啟本科生聯合培養,人才培養不斷取得實效……
18年對口幫扶,像盧琳璋一樣,廈門大學的“黔進者”林東偉、宋培林、張澤濤、楊繼國、史秋衡……這些名字融入了貴州師范大學的發展史。
2006年,貴州師范大學與廈門大學結成對口支援高校。18年來,雙方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地方高質量發展等領域取得累累碩果,貴州師范大學的辦學實力逐年提升,成為高校對口支援工作中的一個典范。
一花引來百花開。廈門大學社會與人類學院副院長張先清教授負責人類學與民族學系與貴州師范大學的對口支援工作,他積極推動人類學、民族學與文化遺產等學科人才培養工作,累計為貴州師范大學培養了12名博士。
同時,張先清與貴州師范大學聯合開展“全新世以來古人類遺址遺產調查與保護”重大項目研究,聚焦西南地區中華文明起源議題,推進貴州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18年來,在廈門大學的幫扶下,貴州師范大學的師資隊伍水平逐漸提高,人才結構日趨完善。
貴州師范大學共選派120名教師赴廈門大學脫產進修訪學,培養一批骨干教師和專業師資后備力量。廈門大學為貴州師范大學培養博士研究生157名,碩士86名,進一步改善了學校人才隊伍結構。
每每回想起在廈門大學讀博的時光,貴州師范大學數學科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龍見仁總是深有感觸,他說,因為廈門大學對口支援契機,讓學校青年教師有更多機會提升能力。廈門大學濃郁的學術氛圍、頻繁的學術交流,幫助自己增長見識提升才干,特別是廈門大學開放包容的治學態度,至今都對他產生著深遠的影響。
多年來,廈門大學結合貴州經濟社會發展的實際和貴州師范大學專業學科發展的實際,指導協助該校對學科建設規劃進行了全面科學修訂。對學校保持特色學科專業的穩步發展,急需學科專業和弱勢學科專業的完善提高,重點學科的確立和建設等給予幫助和指導。
在廈門大學的幫扶下,貴州師范大學的學科專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目前學科專業涵蓋哲學、經濟學等11個學科門類,形成以教師教育為特色的綜合性學科布局。博士點建設實現“從無到有、從有到優”的突破,辦學層次進一步提升。
十八年櫛風沐雨,貴州師范大學的變化翻天覆地,廈門大學的幫扶一如既往。
隨著一輪又一輪和對口支援協議落地,兩校之間聯系越來越緊密,交流合作越來越深化——
雙方精心打造的“山海風流”學術講座,成為廈門大學對口支援貴州師范大學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一張靚麗“名片”;
一批批干部到廈門大學相關部門掛職鍛煉,學習和感受廈門大學先進的辦學理念和管理方法,促進了貴州師范大學管理水平和管理質量提升……
“積極爭取廈門大學對貴州師范大學學科建設、師資隊伍、人才培養、資源共享等方面的支持,努力使貴州師范大學的核心競爭力進一步增強?!辟F州師范大學黨委書記肖遠平說,將加強與廈門大學的合作交流,共同開展天文學科建設,推動天文學深化發展。同時,創新工作模式,結合當前國家戰略,為區域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肖遠平表示,貴州師范大學與廈門大學將進一步深入推進對口支援工作,兩校將以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為導向,拓寬對口支援合作領域,深入調研貴州在鄉村振興中社會治理的好做法、好經驗,為全國鄉村振興提供“貴州方案”。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何登成)
一審:羅忠顯
二審:付芳婧
三審:申謀
文章評論
其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