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
為美麗中國建設增綠添彩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在我省各界引起熱烈反響
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必須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協同推進降碳、減污、擴綠、增長,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加快完善落實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體制機制?!吨泄仓醒腙P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對深化生態文明體制改革作出部署,提出健全綠色低碳發展機制。
連日來,貴州各地各部門干部群眾掀起了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熱潮。大家紛紛表示,將認真學習、深刻領會全會精神,真抓實干守好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大力推進美麗貴州建設,加快在生態文明建設上出新績,奮力在推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中走前列作示范。
“我們將認真學習貫徹落實全會精神,推動貴州林業高質量發展,助力美麗中國、多彩貴州建設。”省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胡洪成表示,將以深化落實林長制為抓手,全面壓實森林資源保護責任,守好生態底線,為美麗中國、多彩貴州護住綠、添好景、增亮色。以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為抓手,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盤活集體林資源,為美麗中國、多彩貴州提供發展新空間、新活力、新動能。以森林質量精準提升為抓手,大力發展林業產業和林下經濟,不斷提高森林經營的綜合效益,讓林區有奔頭、林企有盼頭、林農有賺頭。
“全省水利系統將深入學習貫徹全會精神,加快推進水利行業體制機制改革,充分激發各方面發展動力活力。”省水利廳黨組書記易耘說,全省各級水利部門將落實省第6號總河湖長令和《貴州省美麗幸福河湖評定管理辦法(試行)》,抓好長江經濟帶水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強化流域系統監管,共同推進全省美麗幸福河湖建設。持續推進水價改革,加快推進《貴州省農村供水條例》《貴州省水利工程供水價格管理辦法》落地落實。深入推進用水權改革,強化用水權交易監管,探索水資源價值轉化的實踐路徑,切實以水利全面深化改革,助力美麗貴州建設。
貴州通過在歷史遺留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方面持續發力,大力爭資爭項,成功競爭申報武陵山區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修復工程、苗嶺山脈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南北盤江廢棄礦山生態修復示范工程等國家級重大項目,項目全面完成驗收后,將有效解決一批影響群眾生產生活的廢棄礦山生態問題。省自然資源廳生態修復處一級主任科員李松林表示,將把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與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視察貴州重要講話精神結合起來,融會貫通、一體推進,聚焦發力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機制,為逐步實現貴州歷史遺留礦山全面修復治理,走出一條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之路作出新的貢獻。
“作為一名生態環境系統的青年工作者,我第一時間認真學習了全會公報,深受鼓舞?!笔∩鷳B環境廳辦公室工作人員李雪琴說,自己將奮發進取,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不斷提升專業素養和能力,努力為全面推進美麗貴州建設作出青年貢獻,讓青春在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貴州篇章中綻放光彩。
遵義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書記、局長田茂榮表示,“遵義農業農村系統將迅速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全會精神上來,進一步用好改革‘關鍵一招’,堅持從實際出發,以人民為中心,扎實穩妥深化農村土地制度、基本經營制度等方面改革,持續推進改革紅利落地見效。”錨定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強市和“四在農家·和美鄉村”樣板區建設的目標,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強化科技和改革雙輪驅動,不斷健全糧食生產支持保護體系,完善現代農業經營體系,培優育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引導農民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積極構建農民增收長效機制,落實常態化防止返貧致貧機制,加快推動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落地見效,不斷破解鄉村發展難題、增強鄉村發展活力。
“全會指出要聚焦建設美麗中國,讓我精神振奮。我將發揮駐村干部優勢,努力向上協調爭取,和社區干部群眾一起,主動創新積極探索,依托緊鄰烏江寨景區的優勢,全力發展鄉村旅游,推進民宿、農家樂、旅游產品等快速發展。”省社會主義學院派駐遵義市播州區新民鎮惠民社區干部、九三學社貴州省委省直五支社社員吳亞峰說,社區將以旅游興旺帶動辣椒、優質水稻等特色農業發展,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實現業興人富。聚焦“四在農家·和美鄉村”建設,實施改廁改圈和環境衛生治理、污水治理,開展庭院整治,全面改善人居環境,增強鄉村發展活力和動能,把惠民社區打造成宜居宜業宜游的美麗之地。
丹寨縣雅灰鄉奪鳥村黨支部書記、村主任潘成忠說:“全會為我們在生態文明建設、美麗鄉村建設等方面指明了方向。我將充分發揮村黨支部‘領頭雁’作用,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圍繞‘四在農家·和美鄉村’建設,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奪鳥村將嚴格落實林長制、河長制,建立健全村護林員、保潔員工作機制,用好村規民約,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平臺,健全“月月有主題、周周有活動、人人有服務”工作機制,開展生態環境保護知識宣傳、環境衛生整治、巡林巡河等志愿服務活動,持續做好河道治理、農村廁所改革等基礎設施建設,發展好特色產業,努力打造“鄉村美、產業興、百姓富”的和美鄉村新面貌。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綜合報道)
一審:羅忠顯
二審:付芳婧
三審:申謀
文章評論
其他評論